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结合岫岩满族自治县(以下简称自治县)的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自治县隶属于辽宁省丹东市,是满族实行区域自治的地方。自治县境内还居住着汉族、蒙古族、回族、朝鲜族、锡伯族等民族。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设在岫岩镇。 第三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是国家的一级地方政权机关。 自治机关行使宪法第三章第五节规定的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同时依照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以及其他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自治权。 第四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带领自治县各民族人民,贯彻执行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提高各民族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逐步把自治县建设成为文明民主、团结进步、繁荣富裕的民族自治地方。 第五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维护国家的稳定和统一,保证宪法和法律在本地方的遵守和执行。 自治机关把国家的整体利益放在首位,积极完成上级国家机关交给的各项任务。 第六条 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依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本条例的规定,根据本地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单行条例,报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施行。 第七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的实际情况,在不违背宪法和法律的原则下,采取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加速经济、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适合自治县情况的,自治机关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 第八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在国家计划的指导下,根据本地方的特点和需要,制定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和计划,自主地安排和管理本地方的经济建设事业。 自治机关在坚持社会主义原则的前提下,根据法律规定和本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合理调整生产关系,改革经济管理体制,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发展社会生产力。 第九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加强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事业,不断提高各民族人民的社会主义觉悟和科学文化水平。 第十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维护和发展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自治机关保障本地方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第十一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保障各民族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 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自治机关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自治县境内的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第十二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保护华侨和归侨、侨眷在自治县境内的合法权利和利益。 第二章 自治机关 第十三条 自治县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自治机关根据宪法、法律和本条例的规定,进行组织和工作。 自治机关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自治机关在执行公务时,使用汉语言文字。 第十四条 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是自治县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它的常设机关是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自治县人民政府,是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是自治县的地方国家行政机关。自治县人民政府对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和市人民政府负责并报告工作。在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第十五条 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和比例,按照法律规定和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有关规定确定。在代表中,满族代表应占多数,其他民族代表也应有适当名额。 第十六条 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副主任中应当有满族公民。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其他组成人员中满族公民应占多数,其他民族的公民也应有适当名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