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卫生厅局、中医药管理局: 根据工作安排,我局将在北京等8省市继续组织开展农村医疗机构针灸理疗康复特色专科建设项目单位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申报范围 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8个省(直辖市)的农村医疗机构(以县级中医医院为主,包括县级人民医院和中医药特色突出的乡镇卫生院)。名额分配表见附件1。 原则上每个县(市)安排一个建设项目,已安排农村医疗机构针灸理疗康复特色专科建设项目的县(市)不再纳入此次项目申报范围。 二、申报条件 (一)中医民族医特色突出,临床疗效显著,人才梯队结构合理,在当地有一定影响,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二)具有较好的开展针灸理疗康复特色专科的基础设施条件,门诊量所占比例较高。 (三)运行机制良好,管理科学规范,服务质量优良。 (四)有专科建设规划和具体措施,建设经费落实较好。 (五)重视行业作风建设,医德医风良好。 三、申报程序 (一)申报单位要填写《农村医疗机构针灸理疗康复特色专科建设项目单位申报表》(见附件2),报送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审核并签署意见。 申报表可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网站(www.satcm.gov.cn)下载。 (二)各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按照附件1中确定的项目单位数额,于2010年8月31日前将申报单位名单等额报送我局医政司,逾期不予受理。 申报单位申报表于2010年9月10日前报送我局医政司,《申报表》只报送电子文本,纸质材料由各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留存。 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要将各单位报送的《农村医疗机构针灸理疗康复特色专科建设项目单位申报表》汇总形成《农村医疗机构针灸理疗康复特色专科建设基本情况汇总表》(见附件3),制作成excel文本,一式两份加盖公章后(纸质材料)连同电子文本一并于2010年9月10日前报送我局医政司。 (三)我局将对报送的项目单位进行审核。不符合申报条件、申报范围或弄虚作假者,将取消该单位的申报资格,由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重新组织申报。 四、补助标准 各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可参照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项目单位30万元的补助标准合理确定本地区项目单位补助标准,有条件的地区可适当提高。 联 系 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 严华国 联系电话:010-59957692 传真:010-59957693 e-mail:yizhengsierchu@126.com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工体西路1号 邮编:100027 附件:1.农村医疗机构针灸理疗康复特色专科建设项目名额分配表; 2.农村医疗机构针灸理疗康复特色专科建设项目单位申报表; 3.农村医疗机构针灸理疗康复特色专科建设基本情况汇总表 二○一○年八月十七日 附件1: 农村医疗机构针灸理疗康复特色专科建设项目名额分配表
省 份 |
名 额 |
北 京 |
10 |
天 津 |
3 |
上 海 |
3 |
江 苏 |
30 |
浙 江 |
30 |
福 建 |
10 |
山 东 |
20 |
广 东 |
30 |
合 计 |
136 | 附件2: 编号: 序号: 农村医疗机构针灸理疗康复特色专科建设项目 申 报 表 申请项目类别:中医 民族医 申请单位名称: (盖章) 单位负责人: 项目负责人: 单位通讯地址: 单位邮政编码: 电话: 单位传真: 电子邮件: 国 家 中 医 药 管 理 局 制 二○一○年八月 一、医院综合情况
一般情况 |
医院等级 |
|
人员总数 |
人 |
医师总数 |
人 |
副高以上人员数 |
人 |
床位总数 |
张 |
医疗设备总值 |
万元 |
临床科室数 |
个 |
医技科室数 |
个 |
专科(专病) |
省级 |
市级 |
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 有无 |
药事管理委员会有 无 |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 有无 |
实施三级医师查房 有 无 |
服务情况 |
年门诊人次 |
人次 |
平均门诊费用/人次 |
元 |
年出院人次 |
人次 |
病床使用率 |
% |
病床周转次数 |
次/年/床 |
平均住院费用/人次 |
元 |
平均住院日 |
日 |
中医治疗率 |
% |
年业务收入 |
__万元,医疗收入占 %,药品收入占 % |
年药品收入 |
__万元,中药饮片占%、中成药占%、西药占% |
主要诊疗、实验设备 |
编号 |
设 备 名 称 |
价格(万元) |
购买日期 |
产地 |
型号 |
1 |
|
|
|
|
|
2 |
|
|
|
|
|
3 |
|
|
|
|
|
4 |
|
|
|
|
|
5 |
|
|
|
|
|
6 |
|
|
|
|
|
7 |
|
|
|
|
|
8 |
|
|
|
|
|
9 |
|
|
|
|
|
10 |
|
|
|
|
|
医院信息化管理 |
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 |
是否建立及建立时间 |
门诊医生工作站系统 |
是,否; 年月 |
住院医生工作站系统 |
是,否; 年月 |
护士工作站系统 |
是,否; 年月 |
药品管理系统 |
是,否; 年月 |
门急诊挂号系统 |
是,否; 年月 |
门急诊划价收费系统 |
是,否; 年月 |
住院收费系统 |
是,否; 年月 |
财务管理和经济核算管理系统 |
是,否; 年月 |
病人咨询服务系统 |
是,否; 年月 |
支援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情况 | 二、针灸理疗康复特色专科基本情况
一般情况 |
是否是省级重点专科
(专病)或建设单位 |
是
否 |
定点建设时间 |
年 月 |
验收时间 |
年 月 |
是否是市级重点专科
(专病)或建设单位 |
是
否 |
定点建设时间 |
年 月 |
验收时间 |
年 月 |
床位数 |
张 |
人员数 |
人 |
专科(专病)设备总值 |
万元 |
专科(专病)
建设经费
投入情况 |
来源 |
数量 |
来源 |
数量 |
政府 |
万元 |
医院 |
万元 |
主管部门 |
万元 |
其他 |
万元 |
合计 |
|
服务量及服务效率 |
年门诊人次 |
人次 |
平均门诊费用/人次 |
元 |
年出院人次 |
人次 |
病床使用率 |
% |
病床周转次数 |
次/年/床 |
平均住院日 |
日 |
中医治疗率 |
% |
平均住院费用/人次 |
元 |
收治急危重症比例 |
% |
区域外病人数比例 |
% |
年业务收入 |
万元,其中医疗收入占 %、药品收入占 % |
年药品收入 |
万元,其中中药饮片占 %、中成药占%、西药占 % |
病
种
质
量
管
理 |
病种名称 |
中医
治疗率 |
有无中医/民族医
诊疗规范 |
中医诊断
符合率 |
治愈
好转率 |
平均
住院日 |
年门诊
人次 |
门诊均
次费用 |
年出院
人次 |
住院均
次费用 |
|
% |
|
% |
% |
日 |
|
元 |
|
元 |
|
% |
|
% |
% |
日 |
|
元 |
|
元 |
|
% |
|
% |
% |
日 |
|
元 |
|
元 |
|
% |
|
% |
% |
日 |
|
元 |
|
元 |
|
% |
|
% |
% |
日 |
|
元 |
|
元 |
汇 总 |
% |
|
% |
% |
日 |
|
元 |
|
元 |
注:如形成中医或民族医诊疗规范,请列出3个病种的诊疗规范,作为该申报书的附件一 | 二、针灸理疗康复特色专科基本情况(续)
开展的主要特色疗法 |
种 |
(注:请简要说明各特色疗法的名称、主要适应症、效果以及就诊人次占专科就诊人次的比例等,作为该申报书的附件二) |
形成的专科自制制剂品种 |
种 |
(注:请简要说明各制剂品种的名称、主要适应症、效果等,并连同制剂批文的复印件一起作为该申报书的附件三) |
设备 |
设 备 名 称 |
价格
(万元) |
购买
日期 |
产地 |
型号 |
月均使用
人次(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针灸理疗康复专科学术梯队、继续教育及科研情况
学科带头人 |
姓 名 |
|
性 别 |
|
年 龄 |
|
学历、学位 |
|
硕士生导师 |
是,否 |
职 称 |
|
专业类别 |
|
在相关专业委员会任职情况 |
|
在相关专业期刊编委会任职情况 |
|
其
他
人
员 |
姓 名 |
性 别 |
年 龄 |
学 历、学 位 |
职 称 |
专业类别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继续教育情况 |
|
科研情况 |
填写2005-2007年三年期间作为牵头或主要完成单位所承担的市(地)级以上课题、作为牵头或主要完成单位所取得的市(地)级以上成果、本专科的人员作为主要作者(包括第一、第二、第三位作者)在市(地)级以上医学类核心期刊所发表的论文,作为该申报书的附件四 | 四、建设计划 五、建设经费预算
项 目 |
经 费 预 算 |
人才培养 |
|
临床经验整理和规范 |
|
质量管理 |
|
设备改善 |
|
其他 |
|
匹配经费投入计划 |
所在医院投入
负责人签名:
单位印章 |
1、省级主管部门(单位)投入
负责人签名: 单位印章
2、地(市)级主管部门投入
负责人签名: 单位印章
3、县(市)级主管部门投入
负责人签名: 单位印章 |
经费使用年度计划(%) |
第一年度 |
第二年度 |
第三年度 |
第四年度 |
|
|
|
| 六、初审意见
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意见 |
负责人签名: 单位印章
年月日 | 填 写 说 明 总体要求 1.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按照填写说明,认真、仔细填写申报书所列各项内容,表述准确,内容简要。 2.申报单位名称、申报单位人员姓名,除本申报书规定栏目及附件中允许填写和出现外,其他栏目中不允许填写和出现,如必须使用,请用“×××”代替,然后以备注形式另页说明附在本申报书附件的后面。 3.填写内容需打印。 封面部分
|